李振坤
教授、博导
海上风电并网规划与运行控制研究所所长
研究方向
海上风电并网规划、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调度运行、主动配电网及微电网技术、电力市场
联系方式
地址: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2588号;
邮箱:lzk021@163.com🕺🏽;
个人简介
李振坤,教授👩🏽🦰,博导🏋🏻♀️,2004年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学院🏋️♂️,同年保送本校硕博连读,2009年博士毕业后于杏福娱乐工作至今,2015~2016年美国田纳西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访问学者,2019年晋升杏福娱乐教授,现任海上风电并网规划与运行控制研究所所长,电气工程学院“能源互联网工程”专业负责人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海上风电并网规划、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调度运行🚶♂️、主动配电网及微电网技术、电力市场等。
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,包括青年项目🕎、面上项目、智能电网联合基金重点支撑项目子课题各1项。发表SCI和EI收录期刊论文60余篇,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,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❔、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等6项省部级奖励。担任中国通信学会能源互联网委员会委员、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委会源网荷储协调工作组成员、IEEE PES上海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、《电力建设》编委。
个人荣誉与获奖
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
201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
201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
2017年第29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
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
教学情况
1、本科生课程
2014年~今,电力系统分析(上▫️、下)🚶🏻,96课时🌖,本科生专业选必修课,60人/届
2🕎、研究生课程
2019年~今,新型电力系统规划👜,32课时📳,研究生专业选修课,70人/届
3👨🏻、部分已毕业研究生及其硕士论文题目
[1]周伟杰,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,有源配电网供电恢复及黑启动策略研究,2016.6
[2]田 源,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,主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其自动化终端最优配置,2016.6
[3]陈思宇🫠𓀀,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😍,主动配电网内储能的优化配置及综合优化调度研究,2017.6
[4]王永全,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,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🧑🎨,2017.6
[5]李一骄,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,2018.6
[6]鲍新雨,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主动配电网内分布式光伏的消纳能力研究,2018.6
[7]赵向阳,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,主动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策略研究🫰🏽,2018.6
科研项目
主持纵向横向项目20余项,近三年部分项目如下:
2022.01-2025.12🧑🏽🦳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🤦🏽♂️🤽🏽,“分布式综合能源微网群参与辅助调频的建模理论与调控机制研究”(项目编号🧸:52177098)
2021.01-2024.12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子课题,“分布式综合能源微网群能量交互随机博弈与优化运行研究”(项目编号:U2066214)
2015.01-2017.12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,“有源配电网故障后的供电恢复决策研究”(项目编号🎅🏽🧂:51407113)
2015.01-2017.12🫶🏻,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,“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虚拟电厂聚合参与辅助调频研究”(项目编号:21010501200)
2020.01-2022.12👮🧖🏿♂️,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项目,“含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和多微网的配电系统柔性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”(项目编号:SGSHJS00FCJS2001952)
2020.01-2022.12👨🏿🎨,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项目🙇🏼,“区域能源互联网零碳演进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”(项目编号:5100-202117568A-0-5-SF)
2022.07-2023.12,上海市电力公司科技项目,“市场环境下综合能源微网群博弈交互机理与优化运行研究”(项目编号🧔🏻:SGSHDK00DWJS2200199)
2021.12-2022.12,上海市电力公司科技项目,“面向关键用户差异化韧性需求的配电网运营策略研究”(项目编号🤲:SGSHPD00LGJS2109587)
2021.11-2022.12🎅,上海市电力公司科技项目,“坚强局部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及供电恢复方案研究”
2022.06-2023.06🥷🏻,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科技项目✣,“台风条件下海上风电运行风险评估”
2022.09-2023.06🕒,上海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科技项目🥹,“临港共享区公交站多场景下电动汽车负荷预测及V2G优化充放电策略研究”
2019.07-2020.06🪺,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🧘🏿♂️,“增量配电区域电网优化规划方法和建设模式研究”
论著专利
近5年共发表论文43篇,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/EI期刊论文22篇(第一作者13篇,通讯作者9篇)🍛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🧏🏻♀️。
1⚀、发表论文
[1] Zhenkun Li,Zhifeng Wang👩🏽🦱,Yang Fu,et al.Energy supply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complementary and optimal operation during failure[J].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& Distribution,2021,15(39):1897-1907.
[2] Zhenkun Li,Weiyi Guo,Yang Fu,et al.Optimal operation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user interaction[J].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▫️🪔,2020,187:106505.
[3] Zhenkun Li,Tetiana Khrebtova,Nan Zhao,Zhiquan Zhang,Yang Fu.A new bi-level service restoration strategy for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considering different types of energy supply sources[J].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& Distribution,2020,14(1):4186-4194.
[4]李振坤,于秋阳📍,魏砚军等.基于CPSS的综合能源微网群参与调频辅助服务成本建模分析[J/OL].上海交通大学学报:1-26[2023-09-17]. DOI:10. 16183/j. cnki. jsjtu. 2022. 460.
[5]李振坤🖐,张天翼,田飞等.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和误差函数的光伏电站有功功率优化分配[J].电力系统自动化,2023,47(06):142-149.
[6]李振坤🤷🏻♀️,魏砚军,张智泉等.有源配电网黑启动恢复供电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研究[J].中国电机工程学报⚰️,2022💁🏿,42(18):6641-6655.DOI:10.13334/j.0258-8013.pcsee.211702.
[7]李振坤📬,何苗,苏向敬,符杨等.基于生物体免疫机制的智能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[J].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21,41(23):7924-7937.DOI:10.13334/j.0258-8013.pcsee.201223.
[8]李振坤🥡,管琰玲,张代红,等.基于年时序曲线的配电网节点光伏接纳能力评估及最佳容量研究[J].太阳能学报,2021,42(04):200-208.DOI:10.19912/j.0254-0096. tynxb. 2018-1227.
[9]李振坤🤦🏼,钱晋,符杨👩🏿🌾,季亮.基于负荷聚合商优选分级的配电网多重阻塞管理[J].电力系统自动化,2021🏂🏻,45(19)🤗:109-116.(EI收录)
[10]李振坤👩🏼🔧,王法顺,郭维一🤟🏽,米阳,季亮.极端天气下智能配电网的弹性评估[J].电力系统自动化🐤♧,2020,44(09)🫲🏿𓀓:60-68.(EI收录)
[11]李振坤,路群🎢,符杨,等.有源配电网动态重构的状态分裂多目标动态规划算法[J].中国电机工程学报👳,2019,39(17):5025-5036.(EI收录)
[12]李振坤,陈思宇,符杨,等.基于时序电压灵敏度的有源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[J].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17,37(16)🤦🏼♀️:4630-4640.(EI收录)
[13]李振坤,岳美💅🏽,胡荣,符杨,等.计及分布式电源与可平移负荷的变电站优化规划[J].中国电机工程学报🚴🏻, 2016,36(18)😼:4883-4893.(EI收录)
2、授权发明专利
[1]李振坤,钱晋🤡,张智泉🔤,米阳,等.一种基于负荷聚合商优选分级的配电网多重阻塞控制方法(ZL 202110228124.5)🤹🏻♀️,2022年07月12日.
[2]李振坤,张宓璐,符杨,等.计及需求侧管理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方法(ZL201710526916.4),2021年07月20日.
[3]李振坤,路群🧛♀️,符杨,等.主动配电网内多级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(ZL 201710475103.7)♈️,2019年12月27日.
[4]李振坤👷,刘俊,符杨🧻,等.一种计及分布式电源的变电站优化规划方法(ZL201510863538.X),2019年08月16日.
[5]李振坤,符杨,田源,等.一种计及电动汽车支撑能力的用户侧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(ZL201610325925.2)🚵🏼,2018年06月12日.
[6]李振坤🏌🏽,田源,符杨,等.一种含风光储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(ZL201510245405.6),2018年04月17日.
[7]李振坤🧝🏽♂️🛴,周伟杰🐱,符杨,等.有源配电网孤岛恢复供电及黑启动方法(ZL201510706102.X),2017年09月29日.
[8]李振坤,刘舒,楼越焕🕜🕢,等.基于改进遗传算法选取有源配电网供电恢复方案的方法(ZL 201410322651.2),2016年3月30日.
[9]李振坤,杨秀👩🏼🦲,刘舒,等.考虑电动汽车充放电影响的配电网内DG优化配置方法(ZL201410105764.7),2016年03月09日.
[10]李振坤🚚,符杨🤦🏿,蒋一鎏,等.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后供电恢复的方法及系统(ZL201310500931.3)👍,2015年08月19日.